第13章 独立门户_只想搞事业,你竟然想跟我结婚
话本小说 > 只想搞事业,你竟然想跟我结婚 > 第13章 独立门户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3章 独立门户

  蒋博也没想到,李雪会提出这么个交换条件,对于一个摄影师而言,即便是没活儿的时候,该拍照片,也还得继续拍。

  得经常练习,不然的话,很容易手生,找不到那种顺畅的感觉,等真到了该挣钱的时候,万一拍不好可就麻烦了。

  明星艺人的时间,相对而言都是比较有限的,知名度越广泛,热度越高的明星艺人的时间,就越是难以协调。

  有名气了,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,肯定是想着变现,而明星艺人变现的路径也十分简单,拍影视剧算是专业内的方式。

  其他诸如拍广告,接代言,也是常规的操作。

  要数最直接的变现方式,其实还是接商演,但凡有点名气,就能接到商演,以前俗称“走穴”。

  不同之处就在于,不同等级的明星艺人,能够接到的商演层次,也是天差地别。

  好在只要出席,歌手唱唱歌什么的,也就前后一两个小时的功夫,小几十万,或者大几十万,也就到手了。

  高的能到一两百万,不过只是极少数人能够要到这个价格,还得甲方是这家的铁杆粉丝。

  比如深圳某开发商,最喜欢的Idol,就是“甜心教主”王芯凌,想当一把榜一大哥,一掷千金,也可以理解。

  至于不火的明星艺人,时间上倒是宽裕一些,不过都已经糊了,还有哪个杂志会请你过来拍照,脑子瓦特了吧!

  只是拍照而已,蒋博自然答应的很爽快。

  “行,那咱们就一言为定。”

  “等你好一点,咱们再回剧组,到时候事情就由你来跟陈导谈,正好也弥补一下,之前由于我的任性,给你们带来的损失。”

  做人得有点数,甭管是有意还是无意,给别人添麻烦了,就得认下来,该补偿的时候,要尽力补偿回来。

  “这倒大可不必,说不定这次,我们还能沾上你点光。”

  李雪脑子也很拎得清楚,相较于之前跟陈果富只是见个面打个招呼,慢慢熟悉起来,现在这种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冲突之后,展现了实力再结交,无疑更加容易一些。

  而且两边的地位,也被眼前的变故,给逐渐拉平了。

  “不过有一点,我还是很好奇,你是怎么让陈导低头的,之前在公司的时候,就算是小王总的面子,陈导也不一定给,也就大王总能说了算一些?”

  在李雪的印象里,陈果富属于外来派,而且属于留美派,之前在哥伦比亚的时候,对华宜对冯晓刚,就帮助颇多。

  所以在加入了华宜之后,不管怎么说,王家兄弟和冯晓刚,对陈果富都礼让三分,这也就造成了陈果富在华宜江湖地位颇高的局面。

  再加上,陈果富掌握的又是核心资源电影部门,最起码底下的艺人,以及公司的中层,肯定是不敢得罪他了。

  能让这么个人低头,李雪有点好奇也很正常。

  不过这个好奇,李雪注定要失望了,蒋博不会瞒着,但也不会明说。

  “能让别人低头,要么给钱,要么把把他打趴下,你觉得是哪种情况,就是哪种情况。”

  李雪一时没搞明白,还想追问点什么,就被蒋博打断了。

  “你有没有想过,拉你姐姐出来单干?”

  “当初你们没从华宜离开,应当是想着独占华宜的资源,但没想到的是,又来了周讯吧?”

  “计划既然落空了,是不是可以试着做出一点改变?”

  对于金主和合作伙伴,蒋博说话一向很直接,不需要你猜过来,我猜过去,可以节省下来绝大多数的沟通成本。

  又不是小孩子了,还猜猜猜的。

  说实话,蒋博的提议,李雪之前不是没想过,但在仔细分析之后,还是暂时搁置了。

  主要还是条件不允许。

  圈子里的资源是在增加,但存量和增量的部分,依然还都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。

  要是艺人独立门户的话,诸如华宜、博呐之类的行业翘楚,在艺人的身上不能获利,或者不能获取超额利润的话。

  最直接的结果,就是控制资源,不再继续往这些艺人身上流。

  没办法,资本天性逐利。

  而且目前资本的主要来源,其实还是煤老板。

  2008年动力煤价格达到顶峰之后,随之而来的就是断崖式的下跌。

  金融危机导致能源需求疲软,以及政策上的去产能、去库存、以及供给侧结构调整,导致大量的煤矿被关转充足。

  大量的小型煤矿悲观挺,私人老板出售手里的煤矿,卖给国企或者大型企业之后,换来的就是手里攥着的热钱。

  影视投资自然也成为他们转型的选择之一。

  不过煤老板也不是傻子,不是什么钱都投,风险要把控一下,关键的指标还是要看一看。

  移动互联网和自媒体没有铺开之前,明星艺人的运作方式,只能依靠B2B的方式。

  脱离了经纪公司,脱离了机构,明星艺人的曝光度,就会在短期内迅速下降。

  在娱乐圈没有了热度意味着什么,根本无需多言,基本上等同于事业完蛋了。

  煤老板都不会记得你。

  “独立门户的事情,倒不是没考虑过。”

  蒋博说话不瞒李雪,李雪自然也不会藏着掖着,有什么就说什么。

  “眼下四旦双冰,竞争很激烈,要是没有华宜这棵大树的话,我担心我姐可能会掉队。”

  “而且下一代的小花们也在积极往上爬,压力确实很大。”

  李雪讲的小花门,其实就是四小花旦。

  跟四旦双冰一样,都是南都娱乐给评出来的。

  搞的就是个捆绑销售。

  跟四大名著属于同一原理,绑定在一起,强的就能带动弱的。

  虽然可能强的不这么想。

  以四大名著来举例的话,排名的顺序,可能会有很多种,文艺青年或者文青流氓,很可能会把《红楼梦》排在第一位。

  心思深沉一些的,对历史权谋感兴趣的,可能会把《三国演义》排在第一位。

  至于西游记,那是我们绝大多数人的童年回忆,可惜当年净顾着瞎看那只猴了,辜负了杨杰导演的一番苦心。

  当初出演女妖精的那些女演员,都是杨杰导演亲自要求,让还是剧组剧务的李成儒,天南海北文工团找来的“漂亮妞”。

  全都白瞎了。

  但是大家发现没有,极少有人会把《水浒传》排到第一位。

  换个问法的话,要是四大名著,改成三大名著,哪一个会被淘汰出局?大概率会是《水浒传》。

  所以这就是捆绑营销的魅力。

  只要大头不倒,其他个别的艺人,稍微出点小问题,也无伤大雅。

  而且更关键的是,每个明星艺人,总会有一点空窗期,拍戏什么的,上映也都有时间间隔,拍电视剧还是拍电影,总有不同的赛道。

  在这些间隔里断档,对于每个艺人的营销运作,都是很不利的。

  但是四旦双冰六个人捆绑在一起的呀,轮班也轮过来了,只要一个人有热度,就可以把其他五个人都绑上,带起一波热度。

  也算是某种形式的互利互惠了。

  “我觉得吧,独立门户和继续留在华宜并不冲突,目前兵姐签的是演艺约,不代表不能投资其他的相关产业。”

  当明星开饭馆的很多,尤其是开火锅店,或者地方特色菜什么的。

  明星身上自带的流量,很容易给自家的饭店导流,粉丝打卡之类的,就已经能够让这些馆子,顺利度过盈亏平衡。

  要是接下来能把握住品控,其实很容易做成中高端的餐饮连锁企业。

  当年李兵兵和任权毕业之后,也的确是有机会这么干的,但是李兵兵没抓住机会。

  任权虽然是演员出身,但总是觉得,演员这个行当不太靠谱。

  有戏拍的时候,固然能挣到一些钱,但没戏拍的时候,日子过得是真苦,看看卖鱼哥和加钱哥就知道了,这还算是混出来了。

  而且关键那个时候的片酬也不高,混娱乐圈花销又很大,所以大学还没,任权就萌生了做生意的念头。

  那时候正好有机会可以开家火锅店,但是房东不信任,再加上手头资金不足,所以任权只能找到老友李兵兵借钱。

  1998年的三万块钱,可不是笔小数字。

  朋友归朋友,借钱归借钱,李兵兵很爽快把钱给了,但还是信心不足,认为肯定赔钱,因此钱只能算是借的,坚决不入股。

  后来火锅店的市值翻了1000倍,意味着李兵兵就这笔生意,直接少赚了3000万。

  蒋博要提议的,肯定不可能再去搞火锅餐饮了。

  圈子里的人,搞点业务相关的,不香吗?

  也就是行业限制,有些娱乐圈的人所从事的职业,并没有上下游产业,比如主持人,所以才只能搞餐饮。

  演员什么的,可以选择的赛道就很多了。

  毕竟主持人很难自己搞个电视台,或者搞个网络平台,搞活动什么的,难度太大。

  “其他产业?”李雪倒还没有想过。

  之前只想着条件成熟了,就可以独立门户,不过干的还是现在的事业,只是不需要再分华宜钱了。

  最大的问题,其实还是觉得,华宜目前给的资源,和李兵兵付出的公司抽成,有点不成正比。

  即便如此,在没有安排好后路之前,李雪也不会轻举妄动。

  新人第一次创业,一般都会选择自己比较熟悉的领域,因为熟门熟路,比较不容易失误,能更容易活下来。

  站稳脚跟才是第一步的,只有站稳了脚跟,活下来了,才有资本去讨论接下来的发展。

  在李雪原本的计划里,就是想着自家姐姐在凭借着自己的名气,正常对接更加优质资源的同时,也可以捎带手带一带新人。

  合约肯定在自家公司手里,等把新人带出了头,以后靠着艺人的经纪业务,也能发展的不错。

  实际上,和颂后来也确实是这么干的。

  签下来的赵俪影就是李兵兵的翻版,圈内俗称“拼命三娘”。

 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,恨不能三百五十天都待在横店拍戏。

  硬生生从底层,杀出了一条血路。

  扯远了……

  “从资产的角度来看,接下来影视行业的发展,主要分为轻资产和重资产两种类型的产业。”

  “重资产产业,主要包括院线,特效制作,等等一大堆需要一定的工业基础,和实体支撑的产业,每一个都得有大量的设备和人员投入。”

  “而轻资产很简单,主要就是投资制作以及管理发行相关的业务,基本上以资金和渠道打头阵,也可以一个项目一个项目的运作。”

  “目前比较适合的,就是轻资产类的产业,要是能够主控项目的话,遇上好的作品,帮兵姐再拿几个影后,也不是没有可能,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也算是对现有资源的一种补充吧。”

  实际上在跟李雪谈之前,蒋博就已经考虑好了,想让别人出资,出资源,搞项目,搞合作,就必须先找到对方的盈利点才行。

  没有好处的事情,谁都不会干。

  又不是四海之内皆你妈,都特么的宠着你,惯着你,就算是摔倒了,也只会怪地不平整,不会怪你不长眼,走路不看路。

  李雪有一些意动,不过也没直接答应,给了含糊其辞的答复:“我考虑一下吧,你跟我姐说了吗?”

  这就是当老小的毛病,不管什么事情,但凡牵涉到老大,血脉上的压制,就很难抹去。

  “还没有,这只是个不成熟的小建议,等确定了再谈也不迟。”

  蒋博还是能理清楚顺序。

  李兵兵和李雪的关系比较复杂,既是姐妹俩,同时后者又是前者的经纪人。

  想要把姐俩都搞定的话,就不能搞各个击破那一套,因为这一般的经纪人和艺人之间的关系不同,这姐俩的利益,是完全一致的,所以必须得视为一个整体来谈。

  按照分工不一样,各谈各的。

  越过李雪和李兵兵直接谈业务上的事情,是非常不合适的,很容易引起李雪的反感,从而导致不必要的麻烦。

  李雪对这个答案很满意,感觉明显受到了重视。

  “先搞定你的合同吧,等你进组之后,我就去搞一下调研,然后咱们再继续讨论。”

  是个比较认真的态度,但是蒋博也没惯着,站起身来,认真道:“也就杀青之前,到时候你还没个主意的话,我可能就得找其他人聊一聊了。”

  许多事情急不来,这就是为什么,蒋博不乐意在投资合作的事情搞定之前,就管不住下面那个巴的原因。

  先上床,再谈钱。

  不管怎么解释,不管以什么形式,看起来都像是在卖。

  蒋博还没特么的那么贱。

  对于蒋博的态度,李雪倒没有觉得意外,这年头有本事的人,谁还没点脾气。

  不过也从侧面证明了,蒋博对于这种类型的项目很有把握,心里没底气的人,很难拿出这种自信的气质,来给合作方施加压力。

  生气是没用的,李雪倒是越来越期待了……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hbbook.cc。话本小说手机版:https://m.hbbook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