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40章 龙颜大悦_我的姐夫是太子
话本小说 > 我的姐夫是太子 > 第440章 龙颜大悦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440章 龙颜大悦

  朱棣之所以震怒。

  来源于宁波府定海县士人作乱。

  一群人跑去了县衙,闹的鸡飞狗跳,甚至打死了一个县尉。

  这对朱棣而言,显然是不可忍受的。

  朱棣随即道:“下旨厂卫,立即命緹骑赶赴定海县,捉拿所有牵涉此事的人员,一个不留,统统格杀勿论。”

  众臣听罢,尽都默然。

  朱棣道:“下旨各处学官,命他们约束读书人,再有胆敢滋事者,当地学官也难辞其咎。”

  金幼孜沉吟片刻道:“陛下,此事闹的太大了,读书人作乱……旷古未有也………”

  朱棣瞥了金幼孜一眼,漫不经心地道:“这也叫闹的太大?凭几个读书人,也敢称之为作乱?他们是什么东西!朕畏民变,畏军中哗变,畏武臣谋乱,唯独不畏的,便是秀才造反?”

  “……”

  朱棣道:“这些人为何作乱?”

  金忠道:“说是……因为有不法的读书人,勾结了太平府经商,引发了民愤。又觉得当地的县衙,包庇了这些经商的读书人。除此之外……便是因为逃户的问题,说是在宁波府那儿,不少百姓闻风而动,不思生产,争相下海,出海之后,或是随商船、货船下西洋,或是随船返航去太平府,说是民生凋零,整个宁波府上下,已是哀嚎遍野了。”

  朱棣淡淡地道:“哀嚎遍野?百姓跑了,怎么就哀嚎遍野?百姓跑了,又何来的民生凋零?”

  “这……”

  朱棣冷冷地道:“简直就是一派胡言。”

  金忠道:“事情的起因,似乎是太平府那边,为了吸纳人口,到处给落户的百姓送银子,听闻现在一日,便好送出数万两纹银……”

  朱棣听到这个,眉头皱得更深:“此事,朕有耳闻,但是每日送这么多?”

  “正因如此,所以天下各府县的百姓,才闻风而动,这也是各府县对于太平府,极为不满的缘故。”金忠道。

  朱棣低眉,不语。

  夏原吉道:“陛下,太平府已分封了出去,只算是藩镇了,而朝廷所治,除应天府之外,便是这十八省及其各都司。现在太平府如此,等于是吸引天下逃户,至芜湖郡国,这于我大明社稷而言,未必是好事啊。”

  夏原吉这番话,倒是有充足的理由。

  若是太平府也隶属于朝廷,倒也还好说,可现在人家已封了藩,至少也拿到了太平府的小产权,现在又如此赤裸裸地吸纳百姓,这于朝廷,打击可谓沉重。

  朱棣道:“那么你有何高见?”

  夏原吉道:“臣以为,理应令芜湖郡王殿下,杜绝外府县人丁落户,还有地方上一些士绅以及读书人,暗中从商,只怕这也有违君子之道,也应予以一些惩戒。”

  顿了顿,夏原吉接着道:“陛下,臣并非对新政有所微词,只是陛下封藩,本意是将新政暂时局限于太平府内,再斟酌着,是否慢慢推行,可太平府这样的做法,太过急躁,臣以为……还是徐徐图之,从长计议为宜。如若不然,天下振动,军民不安,这岂不是因小失大?”

  朱棣没有做声。

  夏原吉不知道朱棣这算是什么反应,他略显尴尬地道:“秀才作乱,确实闹不出什么大动静,臣所担心的是,十八省之士人,都与这定海县士人一般,不能与朝廷同心同德……”

  朱棣张口道:“此事,再议吧。”

  散了朝,朱棣侧目看一眼亦失哈:“东厂要好好的督办,不只如此……这夏卿所言之士人离心离德,这也要着紧着查一查。”

  亦失哈忙道:“是,奴婢遵旨。”

  朱棣又道:“太平府这样招揽百姓,每日便是数万两纹银之巨,入他娘的,这是银子,不是粪土。这个,也要查一查,让他张安世自己来报账,现在的年轻人……不懂得节省和节制!”

  亦失哈道:“奴婢记下了。”

  朱棣叹了口气,道:“朕真的是操碎了心啊。”

  亦失哈干笑道:“陛下日理万机……”

  “放你娘的狗屁!”朱棣大骂道:“少来闲扯这一套。”

  亦失哈吓得脸色骤变,忙是拜下,叩首道:“万死。”

  朱棣低头,喃喃道:“离心离德,离心离德……他娘的,朕比之太祖高皇帝,已算是宽宏了,竟还离心离德……莫不是杀少了……”

  朱棣年纪老迈了,此时渐渐喜欢上了自语。

  亦失哈更不敢接茬。

  又过一些日子,亦失哈来报:“陛下,定海县的那些读书人,已统统拿下了,按着陛下的吩咐,明正典刑之后……”

  朱棣一挥手:“知道了。”

  他对此事,没有太多的兴致,甚至可以说,这在朱棣看来……本身就不是什么大事,敢杀官闹事,朱棣的刀自然比他们的刀更利。

  却听亦失哈接着道:“不过,奴婢听闻了一些事。”

  朱棣知道亦失哈话里有话,便瞥了亦失哈一眼:“何事?”

  亦失哈道:“诛杀的十三个读书人,虽是已死……可许多府县听闻之后,却纷纷在本乡为其建祠凭吊,为之悼祭者,倒也不少……”

  这等事,也算是士人的老规矩了。

  从东汉的党锢之祸开始,但凡有因为抗争而死的读书人,天下各州县,为表彰他们的事迹,往往建祠悼念,此等在皇帝眼里的千秋罪人,却往往能获得巨大的声望。

  朱棣听罢,只冷哼一声:“这是做给朕看呢,还是做给他们自己看呢?”

  亦失哈不敢吭声。

  只是朱棣却只冷笑一声后,像是有些失望地道:“就这些?”

  “还有一些事。”亦失哈忙道:“许多地方流言,说……说……”

  亦失哈不是不敢说,而是知道后面的话极可能会让朱棣不高兴。

  朱棣平静地道:“从实说。”

  亦失哈这才道:“说芜湖郡王……已是王莽,政令只出芜湖郡王的王邸……”

  朱棣依旧面无表情。

  亦失哈看了看朱棣的神色,才又道:“奴婢也知道,这不过是险恶之徒的流言蜚语……”

  朱棣道:“王莽未篡之时,却是天下归心,多少士人,视他为贤人,张卿家一举一动,都被人视为贼子,这样的人,竟要比之王莽,他们是瞧不起王莽,还是高看了张卿?”

  亦失哈显得尴尬:“只怕……是故意想要挑拨君臣,所以奴婢才以为,这些人用心险恶……”

  朱棣只颔首。

  正说着,外头有宦官来,道:“禀陛下,皇孙殿下求见。”

  朱棣听罢,脸色一下子好起来。

  孙儿来看他,自是高兴的。

  他年纪大了,这深宫之中,只有亦失哈陪伴他。

  他的儿子,见了他,便如老鼠见了猫似的。

  反是这孙儿……他最是牵挂,只可惜,这孙儿现在在太平府,事多。

  朱棣唇边的笑意掩也掩不住,甚至连声音也轻了几分,道:“叫进来。”

  亦失哈此时便知,陛下这个时候的心情很好,当下也喜笑颜开:“奴婢替陛下去迎皇孙。”

  不多时,朱瞻基便器宇轩昂地走了进来。

  他身子已很强壮了,比起前些时日,肤色黝黑了许多。

  此时在朱棣眼里,这孙儿是越来越像年轻时的他了。

  于是他心头更感到欣慰。

  “孙臣见过……”

  朱瞻基还没行礼完,朱棣便大笑着上前道:“好啦,好啦,免礼,免礼……你怎的是短装打扮?”

  却见朱瞻基,穿着的乃是一身黑色短装。

  古人贵贱的区分,很多时候从衣着便可瞧出来,寻常的百姓需要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,若是长袖长裙,便没法做活了。

  只有贵人或者读书人,才穿长袖的衣衫,袖越长,越显尊贵。

  朱瞻基今儿便是一副短装,此时道:“皇爷,孙臣……刚刚从河堤上下来呢。”

  “河堤?”朱棣兴致勃勃地道:“你去河堤做什么?”

  朱瞻基道:“孙臣立了一些功劳,从三等文吏,继而至二等、一等文吏,岁末的时候,升了司吏,现如今,已是太平府当涂县试主簿了。”

  朱棣听着,甚是好笑:“区区主簿,他张安世还要给你在前头加一个试字?”

  所谓的试主簿,其实就相当于代一样。

  代行主簿之职而已,当然,干的好才可以转正。

  朱瞻基却不以为意,道:“皇爷有所不知,孙臣的升迁,已算是快的了,若是再快,还不知有没有人说闲话呢!只是这当涂县,确实出了主簿的空缺,而孙臣又恰好去岁立了一些功劳,可凭这些,却还是不足的,资历不足,只好如此。”

  朱棣道:“主簿一职,又与这河堤有什么关系?”

  这主簿一职,原本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。

  可到了明朝之后,却成了地方上的事务官。

  属于啥都管一点,有时为上头的县令和县丞们分担一些事务工作。

  朱瞻基道:“开挖运河,现在拥堵在江面的货船太多,如是不能清理一些河道的淤泥,拓宽河面,将来只怕拥堵的更厉害。这事现在是孙儿负责。孙儿得上河堤巡视,还要负责劳力的给养,以及征募人丁等事,这等事,最是繁琐,可阿舅说……当初元朝的时候,就是因为修河道,引发了数十万的劳力起事,因而天下大乱。”

  “可见这修河道的事,是最难的。这数千上万的劳力,如何安置,如何了解他们的情况,如何确保他们能吃饱穿暖,又同时确保工程不出错,这可不是寻常人可以做到,孙儿又年轻,若是不能时刻亲临河堤,服不了众。”

  朱棣听罢,既是心疼,却又不由觉得欣慰。

  张安世那个家伙,这是拿他的孙儿当牲口使唤呢!

  可不得不说,这也算是一种历练。

  朱棣是吃过苦的人,自也明白这种教育的意义。

  令朱棣所欣慰的是,朱瞻基这喜滋滋的模样,似乎没有半分的怨言,似乎还乐在其中。

  于是朱棣越发慈爱,脸上带笑道:“好啦,你也辛苦,快坐下说话。”

  亦失哈早已取来了锦墩,朱瞻基大喇喇地坐下。

  朱棣便又道:“那这河道修的如何了?”

  “倒也还好,忙中肯定会出错,不过都是小错,亡羊补牢,也还来得及。”朱瞻基接着道:“只要县里的钱粮充足,就不是个事。”

  朱棣眉一挑,道:“修河的人力从何而来?”

  朱瞻基道:“当地会征募一些,不过有不少,是其他府县来的……前些日子,人力确实不足,无论如何,也招募不到人,毕竟修河辛苦一些,给的钱粮,也未必比其他地方多。不过现在……却已有大大的改善了,各府县落户的百姓不少,他们更肯吃苦,对现在的薪俸,也甚是满意。”

  说到这里,朱瞻基的脸上却是显出几分懊恼,接着道:“只是……唯独这各地来的百姓,口音各有不同,有时孙儿听不懂他们说什么,他们也未必能听懂孙儿的话。”

  江南这地方,几乎过去了一个乡,口音就有所不同,过去了一个县,口音可能就迥异了,若是隔了一两个府,若是不好生掌握他们口音的规律,大抵就和听天书差不多了。

  看着朱瞻基懊恼不已的样子,朱棣只是勾唇笑了笑。

  朱棣显然,心思却不在此,他道:“朕听闻,所有落户的新丁,张卿都给很多银子,这些是真的吗?”

  朱瞻基诚实地道:“这是当然,咱们太平府张贴出去的告示,怎么会骗人?”

  朱棣忍不住道:“那得花多少银子啊……”

  朱棣咬牙切齿的模样,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。

  张安世也就罢了,朱瞻基却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,更令朱棣痛心了。

  这可是将来的江山之主啊!若是连他都不知道节制,那孙儿的孙儿,等克继大统的时候,就怕要吃亏了。

  于是朱棣越想越是心疼。

  朱瞻基却是道:“虽给银子,可也没花多少啊,这个……孙儿乃是试主簿,这当涂县这两月,确实招徕了六千四百户人家,所费的银子,也不过区区数万两而已。自然当涂只一个小县,可能栖霞那边更多一些。”

  朱棣叹道:“孙儿啊,不以利小而为之,这句话你可有所闻?”

  朱瞻基摇头道:“孙儿只听闻过不以善小而不为,不以恶小而为之。”

  朱棣道:“区区一个当涂县如此,整个太平府十数县呢?如此算下来,这就是近百万两纹银……不知所踪了。百万两纹银,你可知道这是什么数目?”

  积小成多,懂不!

  朱瞻基显然不太懂朱棣的心情,挠挠头道:“好像也不是很多。”

  朱棣听罢,直接勃然大怒。

  别人说这话,朱棣至多也就板了脸。

  可自己的孙儿,大明的储君说这样的话,却让他痛心不已。

  连百万两银子都看不上,将来他做了天子,那还了得?

  于是即使面对最心爱的孙儿,朱棣也忍不住火气了,气呼呼地瞪着他道:“荒谬!什么叫不是很多,这天下有多少个百万两纹银,你竟将这么多的银子,如此不放在眼里!”

  朱瞻基是很少见他家皇爷爷对他发火的,顿时吓了一跳,便忙道:“是,是,孙臣万死。”

  毕竟是最在意的孙儿,看到孙儿这样,朱棣脸色立即缓和,似乎也觉得自己的话有些重了,当即道:“罢了,以后要谨记教训,这事……朕要亲自和你阿舅说一说,要教你改掉这般的恶习……”

  朱瞻基犹豫了一下,最后还是道:“可是……皇爷,孙儿还是觉得……百万两银子,不算什么。”

  朱棣顿时竖眉,刚要震怒。

  只见朱瞻基接着道:“毕竟……咱们这太平府,单单这海关一项,就有千万两纹银以上呢……拿出区区百万两,吸纳百姓,招揽人丁落户,却大大缓解了用工的问题,既是开了更多的运河,修了更多的路桥和铁路……怎样算,都不亏。”

  朱棣恨铁不成钢的样子道:“你这糊涂虫,你一定是见你阿舅大手大脚,也跟着学去……且慢,什么海关,什么千万?”

  对面朱棣依旧积累着怒气的脸,朱瞻基期期艾艾地道:“其实……孙儿也只是去府尹衙门里开会时,听芜湖县令说的……这芜湖县令,是听府尹衙里的李照磨说的。实际上……这海关,到底是什么数目,太平府上下,其实也所知不多。不过府衙和县衙里都在传,只怕最少有千万两……”

  朱棣挑眉道:“海关?是不是那个……海外舰船入港的商税?”

  “是。”朱瞻基道:“隶属郡王府,为首的叫于谦,这于谦从前是阿舅的一个书佐,不过孙儿平日里和他没有打过多少交道,他不爱和人说话。”

  朱棣的脸色变幻不定起来。

  这脸上浮现出来的,一会儿是惊喜,一会儿又是震惊。

  似乎害怕自己失态,便将脸别到了另一边,免得朱瞻基察觉。

  毕竟,朱棣在自家孙儿的面前还是要脸的,他希望朱瞻基传承他尚武、节俭的家风,而不是见财则喜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hbbook.cc。话本小说手机版:https://m.hbbook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